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是教育部为土著所设立的一项重大计划,目的就是要帮助更多的土著生进入本地大学,培育更多的土著专业人士;但原本只限于土著的教育计划,随着马华努力的争取及协商之下,教育部最终开放10%的学额给非土著生。
众所周知,这10%得来不易,而华裔生想在这十分之一宝贵学额中占有一席之地也非易事。能够脱颖而出踏入预科之门的华裔生可是教育部经过多方面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生,而并非省油灯之群,这是大家多年来有目共睹,无可否认的事实。
其实,预科班与先修班两者的学习课程及过程并不能相提并论,两者各自拥有其难度,各有千秋。预科班课程是本着大学课程纲要而进行教学,把不必要的课程删除;反观先修班的课程则比预科班来得吃紧及繁重,学了很多大学课程里不必要的知识。至于考试问题,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试被公认为全世界数一数二难度的考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预科班的考试难度也并非是传闻中想象中般容易,各科考试题目的水准也不断提高。
今天,马大医学系学生无法毕业,人人都说是政府多年前所验收出来的成果。恰巧的是,今年毕业的马大医学系生就是和当年闹得满城风雨的128事件时间碰巧,录取进入马大医学系的大多数都是预科生,而当年stpm优秀生大多都进入128行列,被流放至其他科系。
就因如此,各界都说倘若当年政府以更开放的角度收取这些128事件优秀生,那么今天问题就不会出现,但笔者却不以为然。您能否肯定,这7名华裔生都是预科班底的学生吗?您能否确定先修班出身的优秀生并不在这7人行列当中?再者,大学的评分标准每年都不断地提升,每年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要求而不停地向上;倘若年年都一行人的通过考试,而各界又不觉得事件更颇不单纯吗?这样的教育制度所培育出来的专业人士能得到社会认同吗?
华裔预科班毕业生在大学里考获佳绩的案例多不胜数,为何各界又避而不谈呢?犹记得一名毕业于森美兰州大学预科班的华裔生在工艺大学四年的求学阶段里,每个学期都考获3.9或以上的甲级佳绩,结果于2007年获得高教部颁发精英杰出奖,所以预科班计划素质的疑问是不存在的,预科班一样能培育出辉煌的学生。
无论是出自预科班或是先修班,大家同是马来西亚的子民,理应互相帮忙,不分你我地一起解决课业上的问题。把预科班毕业生及先修班毕业生分得楚河汉界,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思想,同时这还会严重地恶化国民团结,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发展。
1 comment:
Jason,
姑且先问你一个问题。
双重标准是正确,恰当的吗?
撇开预科生的素质不说,一国两制,公平吗?
大家都是马来西亚公民。为什么进入国立大学的管道有天渊之别?
第二,我很好奇你是以什样的基础来断定STPM的课程纲要中有不重要甚至是多余,以后在大学是用不到的。
我本身觉得你的言论很可笑。这反映了你思想是相当狭窄的。
你把MATRICULATION定位成STPM的精华版,因为MATRICULATION不需要读无用的知识。
须知,知识的宝贵不只是在于考试。
如无错误,MATRICULATION的bio学生并不需要做标本,这又是为什么呢?不够时间?还是因为这是多余的呢?
Post a Comment